内江市东兴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欢迎您的访问! 网站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区人大常委会先进典型教育】为助村民脱贫致富热血撒乡间
发布时间:2017-10-17 11:26:35 阅读次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区人大常委会先进典型教育】

为助村民脱贫致富热血撒乡间

——江油市枫顺乡小坝村党支部原党支部书记青方华同志先进事迹

 

 

壮志未酬身先死,这是江油市枫顺乡小坝村党支部书记青方华的真实写照。20161220,青方华在脱贫攻坚走访贫困户途中遭遇车祸,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8岁。噩耗传来,小坝村和枫顺乡的干部群众悲痛不已,纷纷自发缅怀这位一心为民的好书记。

1998年,青方华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18年来,带领乡亲修路致富,逐渐让村民走上了幸福的生活。

青山作证 只为践行最初的诺言

“养女莫嫁小坝村,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这句谚语说出了昔日小坝村的贫穷与落后。据了解,小坝村是江油最偏远的村,距离城区一百多公里。九十年代初期,小坝村不通公路,卖点山货需要肩挑背磨走上好几个小时,青方华就出生在这里并成长。

“小时候穷得连两块钱的学费都交不起,寒冷的冬天从来没有穿过袄子。”虽然青方华的家里很贫困,但他深受爷爷红军革命故事和父亲带领乡亲们与贫困作斗争的事迹的影响,从小就树立起“要改变山乡落后面貌”的宏伟目标。

1992年,枫顺乡筹措资金号召村民修路,青方华头一个积极响应。当时条件异常艰苦,大家吃住在山上,每天才补助几块钱的生活费。但青方华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勇于担当的责任心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拥护。

19967月,28岁的青方华加入中国共产党。两年后,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一定要修好村里的路,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针对村里少有通组联户道路和贫穷落后的现状,他郑重向全村党员承诺。

18年来,青方华牢记当初的诺言,打通通村隧道后,他又开始组织村民修建通组联户道路,架起了村委会门前的桥,并利用小坝村的林业资源,巧借木材商之力修通了村委会到五组的路。

多年的努力,让村里的路况逐渐好转,加之近两年党委、政府加大对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2016年小坝村11.7公里的村道、3.1公里的组道、2.1公里的入户路全面打通,并完成硬化。

产业兴村 携手乡亲同奔致富路

致富才是修路的目的。那么如何让村民脱贫致富?青方华意识到,种植传统庄稼增收改变不了贫困,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才能致富。

1997年,青方华不顾家人和乡邻的质疑,率先在小坝村试种断木木耳。当年种植的3万段断木木耳,实现利润3万元。这一切让村民看在眼里。第二年,村里十多户群众跟着青方华种植木耳,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2007年,青方华又投入资金6万元,建起了3亩食用菌种植大棚,种植袋料香菇3万袋,希望以此为乡亲们多找一条增收的门路。

地震之后,青方华成立了得枫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开展产业重建。2014年,在整村连片扶贫项目的带动下,小坝村建成食用菌种植基地20亩,共有12户村民种植食用菌30万袋,并建成可容纳20吨食用菌的冻库1座。当年,小坝村仅种植食用菌,就实现利润60余万元。

小坝村植被繁茂,野花繁多,非常适合养蜂,村里也有养蜂蜜的传统,而且蜂蜜市场大有前景、利润丰厚。于是,青方华又为村民找到了一条增收的渠道。2015年全村养蜜蜂800余箱,年出产优质蜂蜜近万斤,实现产值30余万元。

脱贫的路上不能拉下一名群众。2016年年初,小坝村准备实施一项315只的天府肉羊养殖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脱贫。不过,村里的贫困户大多是老弱病残,都不愿意养。

为落实这个项目,青方华先后召开6次会议,逐户走访、挨个劝说。后来,青方华根据贫困户的实际能力及个人意愿成立了合作社。一部分羊由自己养殖,合作社统一帮助销售,其他贫困户的羊交由合作社统一养殖、管理,年底分红。这样的决定让贫困户切实受益,预计2017年年底每只羊可以实现700元的收益,贫困户们都盼望着羊长大之后增添一笔收入。

近两年,青方华紧贴全村发展实际,以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从产业规划、基础建设、环境改造、公共服务等方面入手,到201611月,全面完成6大类32项脱贫摘帽规划项目建设,1725人突破人均3100元收入的脱贫目标,并顺利通过江油市、绵阳市关于贫困村、贫困户退出的考核验收,圆满实现四川省定摘帽村退出目标,成为枫顺乡首个人均收入突破万元的村。

全心为民 缔结干群融洽一家亲

青方华的一生,是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在他的努力下,多年来小坝村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少有矛盾纠纷。

2015年夏天,村民杨绍政家因为修一段入户的路,需要占村民苏怀碧的地。苏怀碧非要杨绍政拿了钱,才准修路,这个要求让经济拮据的杨绍政犯了难。于是,他找到青方华帮忙,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青书记是个好干部!”青方华安葬那天,杨绍政望着已经修好的路,想着连青方华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时,不禁老泪纵横。

多年的奔波操劳,使青方华积劳成疾。20136月,青方华在指导村上冻库的后续建设后,回到家中突发脑溢血。住在医院里的他,却时刻牵挂着村里的情况。

“汛期来了下暴雨,哪些群众需要转移”、“哪的道路容易垮塌要注意安全”、“哪里的山体可能滑坡要注意警惕”……村上的同志来看他,他总是再三提醒。刚一出院,他就组织村“两委”成员对全村损毁道路进行维修和疏通。看到他一瘸一拐的样子和不能完全伸直的左手,大家劝他好好休养,他却说:“我这么久都没看到大家了,我在这虽然做不了什么,给大家鼓鼓劲也好。”

“乡上安排的工作,小坝村总是最早完成的,青书记虽然身体不好,但从未以此为借口推辞过工作。”枫顺乡副乡长胡洪铭说。青方华一心装着事业,一生心系小坝村的发展,竭尽全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情洒山村 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

“他经常早上三四点就起床了,忙活家里的事,考虑村里的事。”妻子胡明会说,“他很少休息,几乎看不见他悠闲地坐在家里。患脑溢血后,因左手不太灵活,很多事情做不了,但他依然停不下来。”

让胡明会没有想到的是,20161220日下午,青方华在走访完小坝村贫困户王志秀家后,乘坐儿子开的面包车返回。由于路窄、坡陡,在一个山路急转弯处,车辆坠入10多米高的悬崖,因伤势过重,青方华经抢救无效去世。

壮志未酬身先死。1220,青方华离世的噩耗传出,小坝村的村民哽咽失声:“青书记走得太突然,他将一生都献给了这片大山,献给了这方乡亲,他还有未完成的理想,他放心不下村里的事情啊!”

为改变小坝村的落后面貌,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目标,青方华奉献了青春热血,付出了汗水和生命。青方华满怀对大山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勇挑重担、甘于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农村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用生命奏响了一曲时代的主旋律。